香港监管费用与义务 在香港,注第1类受规管活动的申请费为4740港元,注第7类受规管活动的申请费也是4740港元,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的申请费同样是4740港元。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需像金融机构一样履行AML/CTF义务,该义务涵盖客户尽职调查、交易监控、风险评估以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。这些规定保障了市场的基本规范。 比如说,有一家虚拟资产公司,它申请相关活动时,需要缴纳规定费用,在运营过程中,要严格履行AML/CTF义务。若发现可疑交易,必须马上报告,否则会面临监管处罚,这可促使企业做到合规经营。 香港质押与基金指引 香港证监会出台了针对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质押活动的指引,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若要提供质押服务,需事先获得批准,并且要遵循风险管理要求,同时,证监会准备接受虚拟资产现货交易所买卖基金(ETF)的申请,还发布了相关指引。 近年来,有交易平台按照指引向证监会申请质押服务,虚拟资产ETF指引发布以后,它为产品创新明确了方向,推动了市场多元化发展,预计后续会出现更多相关产品。 香港代币化证券监管 香港证监会发布了《有关中介人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》,这份通函明确指出,传统证券市场的法律适用于代币化证券,比特派官方下载网址监管规定也适用于代币化证券, 比特派官方下载这样做把代币化证券纳入了既有监管框架,从而保护了投资者权益。 在实际情况里,中介人开展代币化证券业务,此时需要依照传统证券法规操作,在信息披露方面,要严格执行,在交易流程规范等方面,也必须严格执行,通过这样做来防止市场出现乱象。 香港稳定币监管进展 香港政府针对订立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,向公众征集意见,相关监管安排很快就会落实。稳定币在虚拟资产市场中愈发重要,完善监管制度已十分紧迫。 香港打算对稳定币市场加以监管,目的是防止出现潜在风险,从而维护货币金融秩序。随着意见征询完毕,稳定币监管的细则会渐渐清晰起来。 新加坡监管框架体系 新加坡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工作,是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来负责的 ,《支付服务法案》于2019年获得通过 ,它是主要的监管框架 ,《金融部门监督法案》强化了反洗钱与反恐融资方面的监管 。 MAS借助一套清晰、全面的法规体系,一方面鼓励金融科技创新,另一方面确保市场安全,还要保护投资者。比如,一些金融科技公司能在监管框架范围内试验新产品,从而推动行业发展。 新加坡零售准入与创新探索 MAS对加密货币零售准入持谨慎态度,当前不允许现货比特币ETF面向散户投资者,还限制散户参与DPT借贷活动,也限制散户参与DPT质押活动,不过,MAS积极推动数字资产创新项目,比如推动Project Guardian探索资产代币化等技术应用。 这体现出新加坡在监管方面达成了平衡,一方面,要防范散户过度参与所带来的风险,另一方面,要推动金融科技取得进展,在保障市场稳定的同时,鼓励创新以及合规发展。 综合来看,香港和新加坡在监管虚拟资产方面,各自有不同特点,也有不少相同之处。两地都规定VASP要取得牌照,要将其纳入反洗钱等监管体系,且都重视保护投资者。不过,在具体监管措施上,比如对零售业务的态度、鼓励创新的方式等,二者存在差别。那么,你认为虚拟资产企业在选择于香港开展运营时,更应看重监管的哪些方面?那么,你觉得虚拟资产企业在选择于新加坡开展运营时,更应看重监管的哪些方面? |